全國人大代表、合肥市市長羅云峰:錨定“新能源汽車之都”,建設合肥產業高地
當前,安徽汽車產業發展規模、速度不斷提升,正加快從“汽車大省”向“汽車強省”轉變。汽車產業是安徽制造業的亮眼“名片”,安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,是全國汽車產量第二大省,同時也是汽車出口第一大省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合肥市市長羅云峰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合肥是全國唯一集新能源汽車‘換電’‘雙智’‘車路云一體化’等四個試點于一身的城市,我們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全力構建‘車芯屏智’‘車能路云’的新能源汽車融合生態,加快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,讓更多‘中國智造’駛向世界舞臺。”
今年他帶來建議,把合肥的新能源汽車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、生物醫藥納入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。羅云峰表示,“我們將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安徽考察重要講話精神,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,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,為高質量發展鍛造硬核支撐。”
近年來,合肥市堅持產業鏈思維,常態化召開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和龍頭企業供應商大會,推動“車芯屏智”協同發展。一方面,聚焦“芯車協同”,組建安徽省汽車芯片聯盟,組織開展20余項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,完成16種零部件、23種芯片的協同驗證;另一方面,聚焦“智車協同”上,推進“人工智能+”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,推動星火大模型嫁接整車企業“智能座艙”產品。
正是在這樣的積極推動下,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7.6萬輛,同比增長84.5%,出口量增長3.2倍。合肥這座充滿活力的“科技之城”,正以迅猛之勢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加速前行,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。目前,合肥匯聚了6家整車企業,形成外資巨頭、造車新勢力與自主品牌多元化矩陣,實現整車、零部件、后市場“三位一體”。合肥堅持“整車為王”理念,已實現多種造車形式的“全滿貫”;通過“以整帶零”的方式,已培育出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業。
在產業融合方面,合肥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、新型顯示、人工智能等領域優質資源有機整合,前瞻布局新技術、新產品,著力破解產業鏈堵點卡點。近年來,合肥堅持產業鏈思維,常態化召開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和龍頭企業供應商大會,推動“車芯屏智”協同發展。一方面,聚焦“芯車協同”,組建安徽省汽車芯片聯盟,組織開展20余項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,完成16種零部件、23種芯片的協同驗證;另一方面,聚焦“智車協同”,推進“人工智能+”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,推動星火大模型嫁接整車企業“智能座艙”產品。羅云峰表示,未來,合肥將錨定“新能源汽車之都”建設目標,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,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,加速向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邁進。
“我們積極發展首發經濟,堅持用場景為企服務,并以場景創新提升合肥城市創新活力和競爭力,實現從‘給政策’到‘給機會’的轉變,加快培育新動能。”羅云峰表示,未來,合肥市將錨定“新能源汽車之都”建設目標,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,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,加速向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邁進。